首页|部门概况|科研平台|研究院动态|科学研究|平台建设|下载中心
  当前位置:文章正文  
24位院士齐聚合肥论剑能源双碳科技 学校能源双碳科技与工程技 术高质量发展论坛暨“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协同创新组织”成立六 周年学术研讨会所成功举办
2023-08-11 14:18  

       8月8日,学校主办的能源双碳科技与工程技术高质量发展论坛暨“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协同创新组织”成立六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合肥隆重举行。2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200多位专家学者和政府企业领导共聚一堂,共商能源高质量发展大计。此次论坛围绕“探索深部煤炭安全开采策略,助推矿山安全精准绿色开采”主题,共同回顾“协同创新组织”六年奋斗历程,共同展望煤炭安全智能开采领域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


开幕式现场

 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任清华,中国煤炭学会理事长刘峰,中国工程院邱爱慈院士、谢克昌院士、李立浧院士、彭苏萍院士、袁亮院士、赵文智院士、李阳院士、欧阳晓平院士、王复明院士、罗安院士、顾大钊院士、武强院士、康红普院士、王双明院士、陈湘生院士、毛景文院士、王国法院士、王运敏院士、李宁院士、杨春和院士、饶宏院士、程杰成院士、葛世荣院士和范先群院士等24位院士出席会议。中国煤炭学会党委副书记、中煤科工集团首席科学家王虹,应急管理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周福宝,安徽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郭永存,北京科技大学校长杨仁树,南京工业大学校长蒋军成,辽宁大学党委书记潘一山,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副院长刘文革,太原师范学院校长梁卫国,安徽大学原校长程桦,重庆大学副校长卢义玉,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张吉雄,山东科技大学副校长周东华,湖南科技大学副校长王卫军,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副校长韩军,北京科技大学原副校长吴爱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副校长王家臣,西安科技大学原副校长李树刚,榆林学院副校长张晓,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袁宏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焦宗夏,国家能源集团科技部原主任李全生教授级高工,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董书宁研究员,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志刚,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副总经理韩家章,山东能源集团孙希奎总工程师,延长石油集团范京道总工程师,晋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王德璋总工程师,淮北矿业集团葛春贵总工程师,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韩柏青总工程师,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傅崑岚总工程师,安徽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余玉刚,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先江、张平松等政校企领导、专家学者,以及我校师生代表等400多人出席了论坛开幕式。开幕式由安徽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袁亮院士主持。

任清华讲话

 开幕式上,任清华讲话。她代表安徽省人民政府对各位院士、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论坛的顺利举行表示衷心祝贺,充分肯定了“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协同创新组织”成立六年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任清华指出,安徽是能源大省,“两淮”煤电基地被誉为“华东工业粮仓”,长期以来对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安徽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特别是在加快新能源产业的同时,特别重视、高度关注传统能源产业的转型发展,大力推进煤炭安全精准开采和清洁高效利用。特别是充分发挥安徽理工大学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省能源实验室等高校院所的优势,加大核心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形成了一批原创性引领性的科技成果。当前安徽正处在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上上下下拥抱创新、渴求人才,省委省政府坚持将创新型省份建设作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的旗帜性抓手,围绕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希望各位院士专家一如既往地关注安徽的发展,关心安徽理工大学的发展,为安徽能源双碳科技高质量发展多提宝贵意见,贡献智慧和力量。

谢克昌院士致辞

 谢克昌院士致辞。他指出,绿色碳中和能源转型是一个大趋势,但能源转型进程中的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焦点,煤炭兜底保障作用无可替代地成为能源安全供给的重要支撑。因此,能源的双碳目标必须要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前提。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不仅对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而且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由于我国的煤炭储藏特点和煤炭本身属性,无论精准开采还是高效利用,还有许多有待突破的理论问题和技术瓶颈。谢克昌院士深信各位与会的院士专家在充分发挥由安徽理工大学等单位共建的“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协同创新组织”这一平台的作用并通过本次论坛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交流,聚焦前沿热点,针对问题瓶颈,互通有无,协同创新,一定会为能源双碳科技与工程技术发展、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作出更大贡献。

彭苏萍院士致辞

 杰出校友、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原主任彭苏萍院士致辞。他表达了对母校的深厚感情,对母校取得的办学成就感到由衷自豪。他指出,“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协同创新组织”成立六年来,始终致力于煤炭工业领域的理论创新与新技术、新装备的持续研发,在人才培养、机理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工程示范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煤炭行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已经成为推动煤炭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面对“3060”双碳目标,如何确保煤炭在发挥能源安全兜底作用的同时,实现安全绿色开采和清洁低碳利用,是关乎国家能源安全和发展全局的重要命题。面对加快建设能源强国、美丽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煤炭行业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彭苏萍院士希望充分汇聚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共商共建共享,全力推动煤炭行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刘峰致辞

 刘峰致辞。他代表中国煤炭学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及本次学术论坛的组委会,对论坛的顺利举行表示衷心祝贺。他指出,六年来,“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协同创新组织”搭建了能源科技学术交流合作的高端智库平台,通过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与煤炭开采相融合,积极探索煤炭智能感知与控制技术的创新应用,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为煤炭的安全智能绿色开采提供了有力支撑,推动了“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从科学构想发展成为理论和技术现实,为提升煤炭安全、高效、低碳的开采水平贡献力量。他希望大家以“协同创新组织”学术研讨会为契机,更加紧密携手合作,不断探索能源双碳科技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为推动我国能源科技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郭永存致欢迎辞

郭永存致欢迎辞。他代表学校向出席论坛的各位院士专家致以最诚挚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他表示,进入新时代,学校以创建“双一流”目标为指引,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融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融入行业高质量发展、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战略抓手,各项事业取得了社会认可的成就,奋力谱写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他强调,学术需要交流,思想需要碰撞。本次论坛13位院士、67位行业专家学者作主旨报告,探讨能源行业在“双碳”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思路、新方向。安徽理工大学期待与各位专家学者,深化交流,密切合作,直面挑战,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和行业协同发展,激发能源创新发展新动能,实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袁亮院士主持开幕式并作报告

开幕式结束后,举行了院士及专家特邀报告会。

袁亮院士作了“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协同创新组织”主要成果与进展报告,介绍了组织工作成果、学校支撑举措,擘画了高质量发展蓝图,绘就了创新组织壮美画卷。2017年8月8日,由中国工程院袁亮等院士发起的“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协同创新组织”在安徽理工大学成立。依托创新组织,六年来各组织成员单位聚焦目标、精诚合作、联合攻关、协同创新,在平台搭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诸多丰硕成果。近年来,学校以“创一流”目标为引领,跃升协同创新组织平台;以人才培养为己任,培育协同创新组织“预备队”;以组建大团队为抓手,充盈协同创新组织“后备军”;以培养大人才为使命,打造协同创新组织“蓄水池”;以开展大科研为着力点,丰硕协同创新组织成果;以推进大转化为目标,提高协同创新组织影响力;推深做实“四个融入”发展战略,托举协同创新组织高质量发展。袁亮表示,面向未来,协同创新组织将聚焦全球能源安全高质量发展、典型动力灾害防控、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重大工程科技难题,展示最新成果和进展,扩大煤炭学术交流,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谱写煤炭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邱爱慈院士作报告

李立浧院士作报告

彭苏萍院士作报告

赵文智院士作报告

王复明院士作报告

武强院士作报告

康红普院士作报告

王双明院士作报告

王国法院士作报告

李宁院士作报告

杨春和院士作报告

葛世荣院士作报告

邱爱慈、李立浧、彭苏萍、赵文智、王复明、武强、康红普、王双明、王国法、李宁、杨春和、葛世荣等13位院士以及与会专家作了22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围绕我国煤矿智能开采地质保障系统;煤矿巷道快速掘进与支护技术装备新进展;煤矿智能化关键理论与技术;地下工程水灾变防控技术的发展与“工程医院”共享平台建设进展;大规模地质储氢机遇与挑战;端牢我国油气安全饭碗的策略与路径;对我国内地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新电气化与碳中和目标等论坛主题或专题开展学术交流与研讨,分享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盛大的学术盛宴。

此次论坛是一场饱含着思想智慧和责任情怀的盛会,更是一场助力煤炭科技发展的盛会。论坛线上参会人数达到5万多人,13位院士报告,9位安全、能源、采矿等领域专家学者的精彩报告,为能源行业在“双碳”背景下实现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理论、新思路、新方向。

“协同创新组织”成立至今六周年,已先后召开中国工程科技论坛2次,国内外学术会议2次,先后近120位两院院士、近1000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共话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新示范,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积极贡献。六年来,“协同创新组织”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应变,致力于推进煤炭科技创新和煤炭事业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服务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平台,深化行业合作的重要载体,展示新时代煤炭事业新形象的重要窗口。

与会人员认真听取报告

合影


关闭窗口

管理员邮箱:gdyjyhf@aust.edu.cn

单位电话: 0554-663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