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由安徽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AG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University of Queensland、University of Wollongong等单位发起,联合主办的中澳煤矿深部开采典型动力灾害防治学术会议、“协同创新组织”成立五周年学术论坛在合肥隆重举行。20位中国工程院院士、100多位专家学者和政府企业领导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聚一堂,共商战略发展大计。此次论坛围绕“探索煤矿深部采动防灾对策,助推能源安全与清洁化利用”主题,共同回顾“协同创新组织”五年奋斗历程,共同展望煤炭安全智能开采领域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
开幕式现场
安徽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邓向阳,中国矿山安全学会会长、原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桂来保,原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主任周守为院士,中国工程院彭苏萍院士、袁亮院士、汤广福院士、刘文清院士,中国科学院谢毅院士,中国工程院金智新院士、康红普院士、陈湘生院士、王国法院士、王双明院士、王运敏院士、张来斌院士等13位院士出席会议。中国工程院谢和平、李阳、顾大钊、武强、李建刚、葛世荣、朱合华等7位院士线上参会。中国煤炭学会秘书长王蕾,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Ismet,卧龙岗大学任廷祥博士,联邦科学院James,安徽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郭永存,国家能源集团科技部主任李全生,合肥工业大学校长梁樑,北京科技大学校长杨仁树,辽宁大学校长潘一山,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执行院长袁宏永,徐州工程学院校长张农,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周福宝,安徽大学原校长程桦,安徽建工集团董事长赵时运,合肥煤炭设计院党委书记闫红新,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执行院长宋云涛,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王家臣,北京科技大学原副校长吴爱祥,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虹,延长石油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范京道,淮南矿业集团副总经理唐永志,安徽理工大学副校长郑明东,西安理工大学原副校长罗兴锜,重庆大学胡千庭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胡振琪教授,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刘泉声,安徽理工大学国家级人才薛生教授,淮北矿业集团副总工程师聂政,皖北煤电集团麻地梁煤矿董事长吴劲松,凯盛重工集团董事长江化民,安徽省专家联谊会会长戴建华,煤炭学报主编朱拴成等政校企领导、专家学者,以及我校师生代表出席了论坛开幕式。开幕式由安徽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安徽研究院院长袁亮院士主持。
邓向阳讲话
开幕式上,邓向阳致辞。他代表安徽省委、省政府,向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充分肯定了“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协同创新组织”成立五年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他指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发展,是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安徽是华东地区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和能源供应基地,安徽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煤炭等传统能源发展,大力推动煤炭安全精准开采和清洁高效利用。安徽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在中国工程院及各位院士、专家的支持下,坚定不移下好创新“先手棋”,加快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煤炭等能源产业,加快煤炭智能、绿色开采和生态建设,推动科技创新成为能源革命第一动力;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协同创新组织”开展各类交流研究工作,热切期盼与更多的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创新人才,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联系,共同研究解决能源发展难题,用科技为煤炭工业蓄势赋能,为全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周守为院士致辞
周守为院士致辞。他对安徽理工大学近年来的办学成果、科研平台建设、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工程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的长足进步表示赞赏。他指出,2017年的今天“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协同创新组织”在安徽理工大学成立,历经五年的发展,“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从科学构想发展成为理论和技术现实,得到业界的认可,论坛也成了国内汇聚精英,交流互动的一个品牌。能源安全问题一直是我们工程院关注的重点领域。如何进行煤矿深部开采典型动力灾害防治,推动煤矿安全智能精准开采是热点话题。希望各位与会专家在本次论坛中聚焦前沿热点、互通有无,共同为煤矿深部开采典型动力灾害防治及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贡献智慧和力量,有力推进能源科技向更高领域攀登。
桂来保致辞
桂来保致辞。他指出,煤炭行业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以数字赋能实现生产方式变革,推动煤炭绿色智能开采、清洁高效利用。要将“创新引领”作为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将“智慧开采”作为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支撑,将“绿色发展”作为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将“幸福生活”作为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初心使命。掌握深部采动响应机制与灾害防控技术,实现精准开采对于保障矿山安全高效开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广大矿山安全生产方面的工作者将借助本次会议的交流平台及时把握世界矿山科技的发展动态,紧密联系矿山安全生产实践,加强矿山安全生产科技创新,促进矿山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梁樑致辞
梁樑致辞。他表示,合肥工业大学与安徽理工大学同根同源,是安徽省第一所工科高校,是全国最早开展煤矿人才培养的高校之一。长期以来,两校精诚合作,充分发挥工科特长,积极致力于科技攻关创新和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发展,联合组建科研平台,在灾害防控智能装备开发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协同创新组织”成立以来,汇聚广大科研院所、高校和煤炭企业的智慧,立足科技前沿,致力于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为中国煤炭科技创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跨越提供了强劲动力。此次会议的召开,通过各位专家学者的交流、碰撞,一定能够进一步推进我国煤炭深部开采灾害防治与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领域快速发展。
郭永存致欢迎辞
郭永存致欢迎辞。他表示,2017年“协同创新组织”成立五年以来,学校以“四个融入”为战略抓手,以“双一流”创建为目标,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奋力谱写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他强调,当前,在“双碳”国家大背景,在全面构建现代能源体系过程中,能源行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中,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成为新方向。此次学术论坛的召开意义重大,8位院士、16位行业专家学者线上线下作特邀报告,40场主题论坛报告,将是一场饱含着思想智慧和责任情怀的盛会,将是一场助力煤炭科技发展的盛会。安徽理工大学期待与各位专家学者,深化交流,密切协作,促进煤炭行业科技创新,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协同创新组织”发展报告展播
开幕式前,展播了“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协同创新组织”发展报告。袁亮院士介绍了组织发展概况、主要创新成果和未来愿景展望。2017年8月8日,由中国工程院袁亮等院士发起的“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协同创新组织”在安徽理工大学成立。依托创新组织,五年来各组织成员单位聚焦目标、精诚合作、联合攻关、协同创新,在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领域取得了诸多丰硕成果,为我国煤矿安全绿色开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
著作揭牌仪式
其间,举行了著作揭牌仪式。由袁亮及其团队完成的《煤矿典型动力灾害风险判识及监控预警》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由袁亮担任客座主编的《煤炭学报》“我国关闭/废弃矿井资源精准开发利用研究”专题在煤炭学报2022年6期出版,并进行发布。彭苏萍院士、王国法院士、朱拴成总编、袁亮院士,共同为这两本著作揭牌。
周守为院士作报告
谢和平院士作报告
彭苏萍院士作报告
金智新院士作报告
康红普院士作报告
王国法院士作报告
葛世荣院士作报告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Ismet作报告
开幕式结束后,举行了院士及专家特邀报告会。周守为、谢和平、彭苏萍、金智新、康红普、王国法、葛世荣7位院士以及与会专家作了23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围绕科学实现双碳目标,推动能源强国建设;工程扰动岩石力学构想与初探;我国煤矿智能安全高效开釆地质保障系统研究现状与展望;能源“双控”制度转变给煤炭带来新机遇;煤矿智能化与安全闭环管控体系;煤矿智能化采运关键基础及技术等论坛主题或专题开展学术交流与研讨,分享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盛大的学术盛宴。
袁亮院士总结讲话
报告会最后,袁亮作总结讲话。他代表主办方、承办方和安徽理工大学对各位院士、政校企领导和专家学者来校参会表示衷心感谢。此次论坛线上参会人数达到近9万多人,7位院士报告,3位澳方专家报告,13位安全、采矿、测试等领域专家学者的精彩报告,给我们带来了思想的甘泉、学术的盛宴、创新的火花。五年来,创新协同组织在不断发展,紧盯科技前沿,持续开拓创新,解决一些行业重要技术问题。面向未来,还有很多问题和任务需要我们并肩战斗、攻坚克难。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国家战略,持续协同创新,深入探索煤炭智能开采及清洁高效利用的可为之策,加强“产学研用金”全产业链联动,推动双碳背景下煤炭高质量发展,在构建煤炭“双碳”科学体系中,开新局、育新机,推进全球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与会人员认真听取报告
合影(摄影:田中良、施培松、任磊)